里,咱们什么都不用做,也什么都不能做。”
&esp;&esp;“我们做的越多,对她就越不利,这也是陛下同意你请辞的原因。”
&esp;&esp;见徐允恭依然一脸茫然,他提醒道:“外戚。”
&esp;&esp;外戚?
&esp;&esp;徐允恭恍然大悟。
&esp;&esp;是了,皇帝杀伐果断,大家虽然难受,但也不会说什么。
&esp;&esp;但你一个皇后或者皇后的家族,要是也这样,群臣就该担忧了。
&esp;&esp;如果徐家参与了这次针对勋贵的清除计划,群臣必然会做出针对徐妙锦的动作。
&esp;&esp;你说是报复也好,说是防范也罢,这都是难免的。
&esp;&esp;就算无法阻止她成为太子妃,往后也会拿放大镜盯着她。
&esp;&esp;说白了,显眼的外戚不是好外戚。
&esp;&esp;你作为外戚最好老老实实的,不要参与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esp;&esp;至于表忠心?
&esp;&esp;外戚老老实实不犯错,就是最大的忠诚。
&esp;&esp;-----------------
&esp;&esp;就在锦衣卫和禁军展开行动的时候,朱标在一次早朝拿出了全新的变革方案。
&esp;&esp;一、着国子监编写一套全新的教材,供海外明人学习。
&esp;&esp;“这套书尽量采用口语,必须通俗易懂。”
&esp;&esp;“读完之后,要让人对华夏历史脉络,华夏的主要思想,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esp;&esp;本来国子监的官员还挺高兴的,这套书编好了可是大功一件。
&esp;&esp;搞不好还能青史留名。
&esp;&esp;然而,当他们听完朱标的要求,一张脸顿时就苦了下来。
&esp;&esp;这要求,真是既要又要啊,不是为难人吗。
&esp;&esp;但可惜,他们不敢提出反对意见。
&esp;&esp;第二项变革,是着礼部和吏部编写一套关于礼仪、责任义务方面的书。
&esp;&esp;朱标直接点名缘由,根据反馈来看,勋贵们身份阶级变了,思想没变。
&esp;&esp;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勋贵。
&esp;&esp;朝廷有义务教导他们。
&esp;&esp;于是命吏部建立书院,对勋贵和刚出仕的官吏进行培训。
&esp;&esp;由皇帝朱标担任院长。
&esp;&esp;只有通过培训,才能正式授予勋爵,允许出仕。
&esp;&esp;非但如此,朱标还特意强调,做官不能一味的高高在上。
&esp;&esp;要转变心态,要有服务意识。
&esp;&esp;接着他有讲了什么叫服务意识。
&esp;&esp;百官虽然面面相觑,却也没有反对。
&esp;&esp;因为真正说起来,服务意识还挺契合先贤家国天下思想的。
&esp;&esp;更何况,朱标也只是让他们转变一下思想,没有要求必须当一个服务者。
&esp;&esp;这要是还反对,怕不是当场就被叉出去了。
&esp;&esp;朱标见群臣很顺利就接受了这个概念,心下暗喜,计划第一步成了。
&esp;&esp;接着,他做了进一步试探。
&esp;&esp;要求礼部和吏部,在编写书籍的时候,把服务意识也加进去。
&esp;&esp;群臣依然没有反对。
&esp;&esp;还是那句话,只是提倡,没什么可反对的。
&esp;&esp;当然,大家没反对的根本原因,还是被吓到了。
&esp;&esp;几百勋贵被抓,谁还敢在这时候和皇帝唱反调?
&esp;&esp;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都是可以忍受的。
&esp;&esp;一旁的陈景恪也不得不佩服朱标的手段,真是将温水煮青蛙这一套玩到极致了。
&esp;&esp;-----------------
&esp;&esp;早朝结束,朝堂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了出去。
&esp;&esp;对于朝廷的这两项决定,朝野自然是交口称赞。
&esp;&esp;尤其是读书人,对皇帝朱标一万个满意。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