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别离开我。”我一手提包,一手搂着他往门口去。
“开玩笑的。”我补了句,“你能成事的,你以后也一定能独立做出很多决策。我只是帮你理理头绪,是你自己在备忘录里留下了前置规划,没有那些,我也帮不上忙。”
他静静听着,出电梯时叹了口气。上车后,他无奈地说:“我是真的离不开你了。”
我没说话,侧头看他,用大拇指轻轻抚摸他泛红的眼下。即使收拾得再体面,昨夜的泪痕依旧明显。
“那就陪我一辈子。”我笑着启动车子,“别硬撑,亲爱的。”
等到了公司,吃过早餐后,季凝遇便开始处理我昨晚发给他的工作日志。琐碎的细节逐项厘清,任务清单一条条划掉。很快,只剩下最棘手的一环:定稿后的首批印刷数量。
这是最后的关口。我们必须在保证印厂有充足工期的前提下,与市场部正面对线,拍板定量。
elysian需求明确。本期极光系列虽为冬季拍摄,但内容设计覆盖四季,主打全年礼服风格的延展。计划于春节上线,作为开年首刊,抢占新年度时尚市场的话语权。
这段时间,我们一直与西里尔先生保持对接。他主要负责统筹欧美市场的发行事务。我们将杂志电子版发过去后,对方根据自身长期合作渠道,调整选用了不同纸张材质。
此前,他们在港澳地区已有一定市场基础。此番与我们合作,正是为了借助这次策划,进一步向内地市场渗透。
下午三点,会议准时开始。市场部早早入场,脸上各自挂着不善的神色,空气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像一场暴雨前的沉闷。
“你们怎么敢提初印三十万本?”林部长率先发难,语调陡高,“你以为你们是销量稳定的老刊,上来就狮子大开口!”
季凝遇对这一环节没太多经验,经摄影部高层开会讨论后,我们请来了叶部长陪同谈判。
她语气平稳,却不失锋利:“我们在前期宣发上已经投入大量预算,预热铺得够广,为什么不能放量印制?这一期的内容并非季度限定,而是合作方elysian主打的全年项目。他们今年的市场重心就是围绕这一组系列展开的。我们也参考了他们近几年海外杂志的销售数据,数字完全撑得起这个印量。”
“那是在他们欧美市场!”林部长眉头紧锁,脖颈因激动而涨红,“这本刊物是我们出版社新设立的子刊系列,尚无过往发行数据可供参考。你凭什么断定内地市场消化得了三十万本?”他顿了顿,语调一挑,声音拔高:“更别说国内消费者对这品牌有多熟悉,既没明星代言,也没有粉丝效应,你凭什么觉得它能卖得动?”
“那你不妨看看港澳的实际销售?”叶芩边说边将报告向前推,“这是他们过去三年的销量曲线,年年增长,甚至有两个月处于断货状态。而且内地群众对其品牌早已有消费习惯,长期通过跨境电商购入,转化率非常高。”
“就算这样也不行!”另一位副部长不客气地打断,“我们市场部不是你们的印钞机,这种没有销量基准的刊物,压货就是烧钱。最多二十万,这已经是我们能接受的极限!”
双方各执己见,言辞一来一回,会议室里的温度也仿佛随着争执声一点点升高。
“其实我今天来,就没想着和你们商量”坐在一旁沉默许久的季凝遇开口了,“我只是想亲眼见见,传说中的印量谈判到底有多难缠。”
他的目光扫过所有人,眸色沉静,唇角却勾出一抹讥笑:“都说了是全年主打,elysian也已经把海外资源押进来了,我们内部调研之后得出的数据,已经够保守。林部长还这么锱铢必较,搞得我们出版社像是扣扣搜搜的小作坊,我怎么好意思去跟合作方交代?”
他抬手,手指在桌面敲了两下,语气一顿一转,凌厉起来:“就按这个数字定,我是通知你,不是跟你协商。”
林部长脸色“唰”地涨红,猛地坐直了身,拧着眉,怒目圆睁,“赔了怎么办?!你以为你在做什么,小型项目?在这儿过家家呢?”
他一掌拍在桌上,整个人往前探去,几乎咬牙切齿:“这是整个出版社的发行结构!我们市场部要统筹的是所有刊物的销售!只要出一次错,上头就会质疑我们对市场的判断是否专业,你拿什么担保?”
“那赔了的钱我补。”季凝遇淡淡开口,“我可以去和董事会立军令状。”他偏头,姿态慵懒,面对这样的大场面再也不畏缩,“我从不做小本生意。如果连这个数都保不住,那我情愿不做了。林部长,你最好尽快签字,不要耽误印厂排期。”
会议室陷入片刻沉默。
“特殊决策,我们需要请示。”有人语气软了下来,试图缓和局面。
季凝遇不再多言,从口袋里拿出手机,拨通了季叔叔的工作电话,按下免提,将手机放在会议桌正中。
“我现在就给你机会请示。”他说。
电话很快被接通,那头的语气一如既往从容:“凝遇做决策我信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