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
“赞美圣洛萨!”
“赞美大马士革之王!”
许多十字军贵族们早在耶路撒冷就亲眼目睹过洛萨为自己加冕这一幕,此时也不觉得洛萨的行为有什么问题,纷纷一脸虔诚地高喊了起来。
在这万众欢呼声当中,系统的提示音应声响起。
你成功加冕为大马士革国王。
你已经拥有三个王国级头衔,且拥有四分之一个帝国头衔,你可以借此宣布脱离旧帝国法理,建立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帝国。
请命名您的帝国国号。
“终于是到这一天了。”
洛萨心中感慨,不假思索地填上了“海外”二字。
国号这种东西,在中世纪,除了东帝国以外,一般都是根据地域名称命名,或是强调居住民族。
譬如诺曼底,指诺曼人的土地。
法兰克尼亚,就是法兰克人居住的土地。
也有以核心城市为国名的,如耶路撒冷王国,威尼斯尊贵共和国。
所以洛萨口中的“大马士革王国”其实指的就是“叙利亚王国”,为何不继续沿用这个称呼,是因为这块土地,还有毗邻的巴勒地区在他的前世过于多灾多难,让他感觉不太吉利。
按照这种命名规则,称这个新生的国家为“耶路撒冷帝国”“埃及帝国”“黎凡特帝国”甚至“东法兰克尼亚帝国”都是说得过去的。
除此之外,也有根据开创者的名字建立的国家,譬如查理曼大帝建立的“加洛林帝国”,其中“加洛林”就是拉丁语中“查理的”意思。
因此叫这个国家“洛萨林吉亚”也说的过去。
虽然备选称呼众多,但洛萨还是更喜欢“海外”这个称呼,简单易懂,而且朗朗上空,即便他取个拗口的名字,洛萨觉得大多数人还是会以“海外的皇帝”来代称自己。
索性干脆省去这一道工序。
他手握圣枪,头戴金冠,接受着诸多封臣们依次前来效忠拜见。
洛萨注意到利奥波德眼眶通红,泛着泪水,但绝不是因为感动,而是身边就摆放着一盏熏香,冒出来的白色烟雾将他整个人都衬托得“仙气飘飘”。
这个可怜的家伙因为地位不比腓力,理查和雷蒙德,加之这座教堂实在逼仄,可容纳之人太少,只能被这三人挤到恰巧要遭受烟熏的地方。
难怪利奥波德跟这帮人不和,你们三个的确是够过分的!
洛萨无暇顾及这个倒霉蛋,引领着众多十字军贵族们缓步走出教堂,此时,三首的狞恶魔龙突然振翅飞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旋即降落在了教堂之上。
它那满是肌肉的沉重龙躯,似乎只要稍稍用力,就能将这座脆弱的古老教堂捏成粉碎,但它就这么轻松攀在了教堂的顶部,宽阔的龙翼撑开,将整个广场都笼罩在了其中。
背对着魔龙,洛萨立于宽阔的广场之上,放声高喊道:
“天父在上,我来到东方一年有余,接连戴上埃及,耶路撒冷和大马士革的冠冕,昔日基督徒们生活的乐土,教宗陛下口中的海外诸邦,皆已归于一统。”
“东帝国之巴塞丽莎,赐予我帝国副帝的头衔,将三座王国与塞浦路斯的法理皆移交于我,我于今日,将这诸王国重新统合为一个整体,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海外帝国”!”
话音落下,一片哗然。
许多贵族都面露惊色,建立帝国这件事,洛萨可没提前跟他们打好招呼,再者说了,你难道不要亲自前往教宗城,由圣座陛下亲自加冕吗?
也有人嗅觉敏锐,立刻意识到洛萨是想打破三座王国的地域隔绝,将他在外约旦,埃及搞出来的那一系列“新政”全面铺开于三王国。
赏罚分明
之前,洛萨虽然已拥有两顶王冠,但耶路撒冷王国的政局依旧保持旧状,最多就是国王的权威得到重塑,再没有个所谓的摄政王来把持朝政了。
归根结底,这还是两个国家,只是都以洛萨为国王罢了。
就像二元制的奥匈帝国一样,两国各有一套领导班子,中央政府想要插足匈牙利事务是门儿都没有。
作为在场地位最高的两个见证者,众多贵族纷纷投来视线,试图从他们脸上看出些许端倪来,却不料,两人的神情都很平静,一时间嘈乱的声音也变得轻了许多。
理查压低了嗓子,说道:“作为天主的长女,你就不想说点什么吗?我记得当初亨利皇帝要南下进取亚平宁诸邦,你可是第一个响应圣座号召的。”
腓力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该着急的是亨利,还有希腊人的女皇。”
此一时彼一时,霍亨斯陶芬的亨利作为高卢的邻居,势力本就够强大的了,再让他将富裕的亚平宁诸邦纳入治下,两者实力的平衡立刻就会被打破。
他是个实用主义者,局势对他有利,他就是天主长女,圣座守护者,局势对他不利,别说只是袖手旁观了,真要被逼到墙角,他宁肯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