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开会的时候已经说过。”姚远不想再说第二遍,也不认为仲海明听不懂她的意思。
仲海明说:“把一个传声筒平台讲的天花乱坠, 讲故事玩概念能突破技术瓶颈吗,不搞技术创新, 波光科技跟其他三四流小作坊, 复制抄袭打价格战没区别。”
“团队精力被c-ntroller拖住,到时候c-ntroller实际应用的时候又一地鸡毛, 算法团队全是救火队长,这个概念一上线陈若虚和高榕的目的就实现了, 一个拿着概念去拉投资,一个坐稳软件部的位置,真正做事的人就惨了。”
许诺天堂的人, 建造的都是地狱,这个平台上线意味着公开认可剥削和压榨的思路,背后会有数不清的撕咬和内耗,底层工程师进入一种强竞争模式,都变成了无情的机器代码。
姚远听他说完,越听眉头皱得越紧,当初面试仲海明的时候,专业能力她很欣赏,就是性格太洒脱不羁,犹豫了几天,还是觉得人才难得录用进来。
面试的时候也是夏天,人事跟姚远说在2号会议室。
姚远拿过简历扫了一眼推门进去,候选人闲闲地倚着座椅靠背,发型很潇洒,刘海几乎盖住眼睛,穿着潮男t恤,脖子叠带着几根银色金属链子,踩着勃肯拖鞋。
桌上倒扣着手机,上面有个黑暗系恐怖丧尸,姚远差点以为自己走错地方,看着手上的简历跟他确认名字。
姚远说手机壳不错,仲海明说伊藤润二。姚远先自我介绍,然后介绍公司,欢迎他参加面试。
第一个问题问的是高考数学多少分,他慢慢悠悠抬头扯了扯嘴角混不吝的说150,反问了一句你呢,那气势有点像说你要比我低还好意思问我,也不知道谁在面试谁。
又问他怎么从纳米所出来了,他说没意思出去玩了一年,要找个有技术难度的活。
最后两个人切磋了一个算法问题,仲海明给出3种思路,姚远给出了第4种,姚远的第四种思路简洁干净,逻辑严谨,兼顾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仲海明问姚远是不是部门老大,姚远说暂时是,仲海明不客气的说那你录用我。
用了仲海明的长处,就要接受仲海明桀骜不驯,一身反骨的短处,技术能力强的人,有一套自己的实干哲学,往往姿态不够柔软。
仲海明的家境加剧了他的真性情程度,职场升职加薪那一套对他来说不管用。
姚远拉回思绪,手在办公桌上敲了敲:“说完了没有?”
仲海明一副难道我说的不对吗的表情等着姚远。
姚远说:“你想要怎么做,独立出算法部,跟高榕打擂台,软件部做软件部的c-ntroller,算法部做算法部的技术突破?让软件部的人选边站队,抢资源内耗互相攻击?”
“我不是这个意思。”仲海明顿了顿,他内心有愤懑和不满,工程师的思维比较直接,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并没有通盘考虑过这个节点让算法部独立意味着什么,在职场有时候态度远比能力重要。
算法团队在过去一年做了不少思路验证,达不到目标效果,但他相信只要再有一年甚至大半年时间,很多问题都能解出来,现在c-ntroller一上线,软件部就会跟着c-ntroller跑,没办法专注在算法的研究和突破上。
“这些话出了这个办公室就不要再说了。”
“那我们怎么做?”仲海明说。
“不要形成对抗的局面,对抗就是内耗,不管是什么决策,关键是坚定的执行下去,最忌讳两边摇摆,管理思路,发展策略不同很正常。c-ntroller有他的优势,对目前波光科技做项目而言,利大于弊,的项目需要执行力强效率高的团队。你猜测可能会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只是猜测,现在没有问题那就是没有问题,出现问题再来解决问题,这是其一。”
“其二,我接下来说的话也许你没办法接受,但也是事实,陈若虚做决策的出发点是公司的发展,只有公司发展了大家才有发展,公司不发展受损失最大的是陈若虚不是你,谁受损失最大谁最终负责,做好你该做的事情,支持好你的上级,你可以不认可公司的决策但只要你在公司一天就必须服从一天。
“你实在不能接受高榕的管理方式和理念,我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你去3c事业部辅助周洲规划技术平台,总控技术方案;第二,留在软件部,只做工业视觉检测产品高精度方向的算法,不用管c-ntroller平台,短期内你能动用的资源不多。你想清楚给我答复。”
仲海明出去后,姚远才站起来倒了杯水,已经晚上十点,还没顾得上吃晚饭,姚远打算去咖啡吧拿点面包,她穿过走廊,看了眼对面的研发办公室,走进去绕了一圈,机械、软件、光学加班不少,在做x2y项目的方案的图纸细化和方案验证。
为了解决新方案的算法问题周洲已经安排相关算法团队的成员搬到了war roo,不少搞算法的人偏爱晚上干活,白天各种会议嘈杂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