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冰层覆盖的复杂水域中获得更好的隐蔽性。
快速控制北极航道,意味着能够扼守未来全球贸易的咽喉要道,在战略上形成对竞争对手的钳制。
此外,北极地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战略制高点,部署在此的雷达和导弹系统可以覆盖更广阔的范围。
当然,此地的能源与资源价值才是真正点燃贪婪之火的焦点。
据权威地质评估,北极圈及附近地区蕴藏着令人瞠目的财富:全球约90未开发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深埋于此,储量足以改写世界能源供应版图。
此外,这里还有海量的稀土矿产、钻石、黄金、渔业资源等。
在传统能源日益紧张、关键矿产资源争夺白热化的今天,谁能有效掌控和开发这些资源,谁就将在未来的能源安全和高端产业链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甚至拥有卡别人脖子的能力。
江晏清对这个“鱼饵”非常满意,现在就等着鱼儿们上钩了。
米利托。
安东尼迅速签署总统令,斥巨资紧急采购和调集50艘重型破冰船,组成一支庞大的舰队,浩浩荡荡开赴北极航线的国际公海区域。
国际公海暂无主权争议,但“先到先得”的潜规则无处不在。
通过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破冰船队,米利托可以率先实现北极航道的常态化巡航和商业通航。进而凭借这种事实上的“存在”和控制力,通过国际海事组织等平台,抢先制定有利于米利托的北极航行规则、环保标准、资源开发准则,从而抢占规则制定权,确立先发优势,将北极变成米利托的“新内湖”。
北极即将成为新的地缘政治角力场。
安东尼的破冰船计划,仅仅是开幕的哨声。
在气候变化重塑全球格局的时代,北极的战略价值如同坐上了火箭般飙升,大国之间的明争暗斗也注定日益激烈。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超出了安东尼乃至大多数国际观察家的预料。
那些刚刚在关税战中被迫对诸华帝国加税,并向米利托缴纳了更高“保护费”的十二星联盟国家,尤其是地处北极航线沿岸、在气候变暖中“意外”获得了新领土和资源“馈赠”的几个国家,内部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和转向。
他们突然发现,继续依附于米利托,不仅要在经济上被持续吸血,在政治上丧失自主权,如今连家门口本该属于自己的“天降横财”也要被米利托夺走。
这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憋屈感,加之在关税战中蒙受的实际损失,促使他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近一半的十二星联盟国家,宣布退出该联盟,并组成了一个名为“新希望盟国”的区域性组织。
他们公开宣称,要联手摆脱米利托的掌控,独立自主地开发冰川消退后新出现的陆地和资源,共同维护北极航道的自由通航权利,反对任何国家的独霸。
这是继新百丽之后,又一次公然的“背叛”。
安东尼怒不可遏,将此视为对自身权威的挑衅和对米利托核心利益的严重威胁。
他立即下令,派遣强大的海军舰队,包括数艘航空母舰战斗群,紧随破冰船,强势进入北极海域,对“新希望盟国”进行武力威慑。
“新希望盟国”虽然海军实力远逊于米利托,但占据地利,且决心坚定。
他们迅速从同样反米利托霸权的伊拉利克购买了先进的岸舰导弹,部署在关键海峡和海岸线上。
作为警告,他们发射了数枚导弹,在米利托航母战斗群附近的海域炸起冲天水柱,明确划下红线。
但安东尼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退让。
他命令海军寸步不让,甚至授权在“必要时刻”可以开火还击。
北极冰冷的海面上,双方舰艇紧张对峙,雷达互相锁定,火药味浓烈,一场规模不小的海上冲突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陆地上,局势同样急转直下。
缩水为“六星联盟”的六星联盟,在安东尼的军事资助下,从南部陆路边界,对“新希望盟国”发起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海棠情欲